从军行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

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

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

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

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

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裴回肠先断。

形式: 古风

翻译

婴儿出生三天就被视若掌上明珠,他长着威武的燕子下巴和猿猴般的臂膀,皮肤像饱满的李子般光滑。
十五岁开始学剑向北抗击胡人,离别时羌族的歌声和燕筑的音乐在城角相送。
城角的道路连接着伊川驿站,而黄河之阳的渡口通往遥远的邯郸路途。
可叹那少年牵手告别之际,黄鹂鸟成双飞翔在洁白的梨花间。
秦王修建的长城绵延三千里,西起临洮东至辽水。
山边乌云层层叠叠翻飞,海边的草地因干枯而一片死寂。
历来上战场从不为追求功勋,牺牲自我为君主却得不到君主的闻问。
凤凰楼上传来急促的笛声,夕阳徘徊中肝肠已先寸断。

注释

儿生三日:婴儿出生三天。
掌上珠:比喻极为珍贵。
燕颔:形容下巴威武如同燕子。
猿肱:臂膀强健如猿猴。
秾李肤:皮肤美丽如同饱满的李子。
十五学剑:十五岁时学习剑术。
北击胡:向北方抗击胡人。
羌歌:羌族的歌曲。
燕筑:燕地的筑乐器,此处指音乐。
城隅:城墙的角落。
伊川驿:地名,一个驿站。
河阳渡头:黄河之阳的渡口。
邯郸陌:邯郸的路途,邯郸是古地名。
可怜:可叹,令人怜惜。
把手时:牵手告别的时候。
黄鸟:黄鹂鸟。
梨花白:白色的梨花。
秦王:指古代的秦王,可能特指某位或泛指。
筑城三千里:修建的长城长达三千里。
临洮:地名,位于今甘肃省,长城西端起点之一。
辽水:即辽河,长城东端的象征性终点。
山边:山的边缘。
叠叠黑云飞:乌云密布翻滚。
海畔:海边。
莓莓青草死:草木枯萎死亡的样子。
从来:历来,一直以来。
战斗:上战场作战。
不求勋:不追求个人功名。
杀身:牺牲自己。
君不闻:君主听不到或不理会。
凤皇楼:华丽的楼阁,可能指皇宫中的高楼。
急管:急促的笛声或管乐。
落日:夕阳西下。
裴回:徘徊,逗留不去。
肠先断:心中悲痛欲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将士的英勇形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他的成长速度与武艺高强。诗中“儿生三日掌上珠”一句,借用古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比喻少年将士如同珍宝般迅速成长;“燕颔猿肱秾李肤”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强健的体魄和英俊的容貌。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两句,展示了少年将士的武艺成就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贡献。这里的“十五学剑”表明他从极幼之年便开始学习武艺,“北击胡”则是他的使命和目标。

诗中接着描写了城隅(城墙边缘)与河流相连的地理环境,以及少年将士把握武器的情形。最后,“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两句,通过对历史上大规模修建长城的引用,强调了防御线的宏大和坚固。

“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则是对战场惨烈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悲壮的情感。接着,“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两句表达了少年将士忠诚于国家和君主,无论生死都在所不辞。

最后,“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裴回肠先断”一句,则是对战斗中的一幕的描写,通过音乐与死亡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整首诗通过对少年将士英勇事迹的描述,以及对战争惨烈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壮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收录诗词(1)

王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杜荀鹤

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

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丹元子步天歌.天市垣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著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

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并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太微宫

上元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

幸臣太子并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一)东方七宿

角,两星南北正直著。

中有平道上天田,总是黑星两相连。

别有一乌名进贤,平道右畔独渊然。

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门左平星。

双双横于库楼上,库楼十星屈曲明。

楼中五柱十五星,三三相著如鼎形。

其中四星别名衡,南门楼外两星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