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见菊

一夜秋香未必衰,两旬冷蕊苦开迟。

非关独立超流俗,自是孤芳不入时。

岁暮结交松柏友,天寒谢绝蝶蜂知。

无心更待陶潜酒,有感惟吟郑谷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九月晦日见菊》,作者蓝仁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诗中通过对秋菊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独自开放的坚韧与孤高。"一夜秋香未必衰",写出了菊花即使在秋夜寒露中依然散发出香气,显示出其生命力顽强;"两旬冷蕊苦开迟"则强调了菊花开花时间的迟缓,凸显其耐寒的特性。

"非关独立超流俗",菊花选择在众花凋零时绽放,不随世俗,表现出独立特行的品格;"自是孤芳不入时"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独特和不合时宜,却也因此显得更加珍贵。诗人以"岁暮结交松柏友,天寒谢绝蝶蜂知"比喻自己与菊花的知己关系,以及对世俗繁华的疏离。

最后两句"无心更待陶潜酒,有感惟吟郑谷诗",诗人借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表示自己无需借酒浇愁,而是以欣赏菊花来抒发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郑谷诗歌的共鸣,可能是因为郑谷的诗中也有类似赞美菊花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菊花的品质,也寓含了诗人自身的志向和情怀。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对菊

懒与时芳作并妍,西风篱落意萧然。

自从屈子歌骚后,也共陶潜到酒边。

消瘦只宜秋色好,耐交唯有晚香传。

南山长在幽人眼,开早开迟不必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催菊

篱下黄花共我长,开时便欲醉重阳。

枝间点注分秋色,叶底胚胎酿晚香。

久旱似惭虚雨露,后凋终拟傲风霜。

儿童颇会吟翁意,朝夕分泉灌溉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赋刘俊民镇抚兰室

一室廛居不受喧,满前生意对兰孙。

七弦漫倚宣尼操,九畹仍窥屈子园。

霁月光风浮户牖,清霜紫电绕辕门。

十年来往惭交谊,襟袖馀香想契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

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

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