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左匡叔归桐城

方君植之能说子,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曾亮赠别友人左匡叔的情景。首句赞美左匡叔口才出众,气质独特,古朴雄浑无人能及。接着写他豪爽大方,即使在寒冬时节衣着简陋也不以为耻,对世事表现出超脱淡然的态度。左匡叔游历广泛,才情出众,一天能行三百里,如今远赴江南,尽管面容憔悴,但儒雅风度依旧。

诗人感叹左匡叔与自己意气相投,他们在一起时以酒为乐,畅谈新知,毫无拘束。然而,社会上那些达官贵人往往以贫穷为耻,而左匡叔却选择回归田园,过着朴素的生活。诗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自在。最后,诗人以“千言不如十斛麦”表达对左匡叔质朴生活的赞赏,同时也感慨两人虽然同为天涯沦落人,但左匡叔独自离去,令人依依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收录诗词(21)

梅曾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钮非石

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

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畦篇。

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

世途何限乌焉马,鸟迹那禁有变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一)

东坡昔作骑鲸游,斯文冥冥若长夜。

传流片纸万牛回,想见挥毫一鸟下。

细看浓抹如眉阔,肯使奇才任胸泻。

谪宦虽成蜀党魁,悲歌不作湘累亚。

庙堂无地能尔容,风月在天从我借。

经冬山竹碧初老,驻春海棠红未谢。

典窜岂因模禊帖,敖游自喜依僧舍。

往事真成牛角花,余甘幸比虎头蔗。

眼前清景过始知,身后高名生可怕。

作诗一笑公应闻,当日好官谁复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二)

苏公手迹十四书,张丑藏经几晨夜。

蜡笺久作烟云空,粉泽谁看风雨下。

先生真放本精微,后人伪体徒奔泻。

一宝何期得双绝,四家顿使成三亚。

小乙钩疑汉女藏,大横箸向留侯借。

几行补作肥鸦栖,半角残随隙驹谢。

蝇头细跋得蒙叟,骥尾附名甘避舍。

况余书手同芽姜,使我品题惭杖蔗。

催诗闲受古人忙,得句喜过难韵怕。

汪君汪君慎守宝,富人若求君可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题容静止诗集

先师功业烂卿云,燕许常杨接世芬。

万里天山新乐府,三年人海故将军。

惭余西笑重投迹,喜子南归得论文。

终是丹青图画客,管城休策腐儒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