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润衫襟重,沙乾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闲情景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草润衫襟重,沙乾屐齿轻”两句,以鲜明的形象表现了春日里的景色,草木繁盛沾湿了衣襟,沙地干燥而不留足迹,展示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进一步描绘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状态,抬头聆听鸟鸣,稳健地向盛开的花朵走去,这些动作都显得从容不迫,充满了对生命美好的享受。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闲暇之日,没有繁忙的公务,只是在晚年的时光里,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体悟。这里的“衰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但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后,“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则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生命如同一场短暂的梦境,在这梦中不应过度劳累自己,要尽情享受每一个当下。这样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在繁忙公务之余,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雪对新酒,忆同倾一杯。
自然须访戴,不必待延枚。
陈榻无辞解,袁门莫懒开。
笙歌与谈笑,随事自将来。
官桥晴雪晓峨峨,老尹行吟独一过。
紫绶相辉应不恶,白须同色复如何。
悠扬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犹赖洛中饶醉客,时时䛏我唤笙歌。
梁王捐馆后,枚叟过门时。
有泪人还泣,无情雪不知。
台亭留尽在,宾客散何之。
唯有萧条雁,时来下故池。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