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逢秋色起芜关,明月千峰未可还。
莫怪征衣霞气满,知君家在会稽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相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首句“相逢秋色起芜关”以“秋色”为背景,点明季节,同时“芜关”二字暗示了地点的荒凉与偏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明月千峰未可还”一句,将画面拉远,以明月照耀下的千峰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对远方和未知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莫怪征衣霞气满”则转而描写人物,通过“征衣”这一细节,暗示了友人旅途劳顿,而“霞气满”则形象地描绘了衣物上沾染的霞光,既是对友人身世的同情,也是对其旅途艰辛的感慨。最后,“知君家在会稽山”一句点明了友人的归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家乡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日谪人间。
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忆君乘月下金陵,何处吴山不夜登。
一曲潇湘秋万里,至今疑在白云层。
楚水秋风薜荔高,千帆明月大江涛。
娥眉亭下芙蓉色,犹似当年宫锦袍。
夜夜银河倒不流,长虹西挂彩云愁。
醉来江底抱明月,惊落天门万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