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有感

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

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

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兀坐有感》,是明代诗人丘浚所作。诗中通过“兀坐”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诗人独自坐在室内,却感到天地之广阔,暗示了个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宏大世界的感知。接着,“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描述了诗人观察世间万物,发现它们仿佛就在眼前,却又在瞬间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仿佛眼睛可以穿透时空,身体如同长出翅膀,自由飞翔。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诗人突然有所领悟,不禁发出感慨。这悟可能是对生命意义、宇宙真理或是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引发了内心的震动。

后半部分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描绘了社会分工与家庭生活,强调了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劳动。接着,“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指出个人的劳动不仅养活自己,更是养活整个家庭,体现了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最后,“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诗人自省,认为自己的存在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和自然的恩赐。这种自我反省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深沉的道德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兀坐”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社会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送郑通判还襄阳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

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

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

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

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

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

形式: 古风

送蒲进士赴铅山县

科名进士重,仕宦宰邑难。

羡尔英妙姿,致身青云端。

牛刀初小试,遽尔涖剧繁。

一朝谢师友,茕然吏民间。

众目胥睊睊,万口哗以欢。

寒者待我衣,饥者待我餐。

晦者赖以明,郁者赖以宣。

一身百责萃,事事来相关。

所贵各当理,事妥民斯安。

况当江闽交,孔道多往还。

一事胡可苟,顷刻宁暂闲。

时时怀隐忧,念念斯民艰。

民乃吾子姓,财乃民肾肝。

民身即我身,心肉何忍剜。

圣朝待士厚,发策亲临轩。

何以报国恩,民者君之天。

爱民即爱君,慎勿忘斯言。

形式: 古风

听琴为柯状元乃尊作

幽人事佳遁,开轩对阳明。

兴来拂瑶轸,畅我平生情。

心中有真趣,指下无繁声。

上弦叶风薰,下弦谐凤鸣。

坐觉胸襟开,尘滓顿以清。

纷纷浊世中,入耳皆琶筝。

何当谢尘务,枕流阶下听。

形式: 古风

题画为萧考功作(其一)春景

爱此春山秀,微云淡悠悠。

苍松俯深涧,翠筱媚清流。

结屋者谁子,独占云山幽。

抱琴循侧径,引领仍归舟。

归舟天际来,何时经丹丘。

丹丘多羽人,为问相见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