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的作品,名为《别陶编修石篑四首》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与思考,以及对世事的超脱。
首句“日日青门里”,点明了诗人的日常活动地点在青门,一个可能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地方。接着,“棕鞋任所之”一句,通过描述穿着棕鞋随意行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的淡泊。
“焚香薰定性,画影锻新诗”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修行与创作上的追求。焚香不仅有助于净化心灵,也是对定性的培养;而“画影锻新诗”则暗示了诗人通过观察、思考,不断创作出新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世事抛唇角,禅功验鬓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超然态度和对禅学修行的深入理解。将世事视为无关紧要,甚至不屑一顾,而禅功的修炼则体现在鬓发的白丝上,形象地说明了修行的长期性和内在性。
最后,“深凭法忍力,一破有情痴”两句,揭示了诗人通过佛法的力量,达到了对情感束缚的解脱。这里的“法忍力”指的是佛法的忍耐和智慧,而“有情痴”则是指对世间情感的执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修行和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