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辞《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一)》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文科名峻归宁日”,描绘了母亲在归宁之日,文采斐然,彰显了她的智慧与才华。归宁,即回娘家省亲,此处暗含母亲的德行与成就,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是一位贤妻良母。
次句“卿部官高致养时”,则展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卿部,古代官职之一,这里借指母亲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尊贵。致养时,意为在母亲年老之时,子女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她,体现了孝顺之道。
接下来,“罔极是恩谁报得”,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以及无法回报母爱的遗憾。罔极,形容恩情深厚无边,难以衡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子女对父母之恩的无限感激,以及在生命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完全报答这份恩情的无奈。
最后,“更缘霜露有馀悲”,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霜露交替,季节更迭,母亲已离世,留下了无尽的悲伤。霜露,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暗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句话以自然界的更替来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母亲去世后,自己内心深处的哀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传递了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对孝道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