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

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

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

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的萧瑟景象与哀愁的情感。在“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中,作者通过对鲜明对比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心境。一个是自然界的红叶之美,另一个是远处人间的生活气息,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的隔绝。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的哀愁和无奈。这里的“痴病”可能指的是身体上的疾病,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不适,而“犹共赏心违”则表达了尽管如此,他仍旧无法与外界同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中,“高阁”指的是高耸的楼阁,这里的“临夜”和“落晖”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夜幕低垂与山前夕阳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逝与光阴变化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最后,“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则是诗人对于远去之物的留恋和怀念。这里“离情”指的是离别之情,而“烟鸟”、“故关”则象征着距离与回忆。诗人通过这种意象,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表达了对往昔的不舍和对远方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日里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力感受,以及对于已逝时光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

道方时险拟如何,谪去甘心隐薜萝。

青草湖将天暗合,白头浪与雪相和。

旗亭腊酎踰年熟,水国春寒向晚多。

处困不忙仍不怨,醉来唯是欲傞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朝退书怀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江南水陆院

早于喧杂是深雠,犹恐行藏坠俗流。

高寺懒为携酒去,名山长恨送人游。

关河见月空垂泪,风雨看花欲白头。

除却祖师心法外,浮生何处不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