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北门晨登山木阁

晨登山木阁,零雨煖于春。

溪水解留客,梅花偏照人。

秫香知酒熟,市远觉民淳。

此地堪娱老,惟愁度水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登山木阁所见之景,以及与友人的别离之情。首联“晨登山木阁,零雨煖于春”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早晨登山的情景,零星细雨温暖如春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颔联“溪水解留客,梅花偏照人”则通过溪水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仿佛自然界的溪流和梅花都在为友人送行,增添了一抹离别的哀愁。

颈联“秫香知酒熟,市远觉民淳”转而描写山中酒香四溢,远处市集的遥远使得人心感到淳朴,暗示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尘嚣的疏离感。尾联“此地堪娱老,惟愁度水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终老的愿望,同时又担心频繁渡水带来的不便,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考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离愁别绪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一)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

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二)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三)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四)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

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閒。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

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