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赋得捣药兔长生十六韵》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以捣药玉兔为题材,描绘了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诗中以“广寒清且冽”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神秘的月宫氛围,紧接着“玉兔此为家”点明主题,玉兔作为月宫的主人,居住于此,象征着永恒与不朽。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修短符天历,盈亏仰日车”,将玉兔捣药的动作与自然界的规律相联系,暗示着宇宙的循环与和谐。
“赤毫王瑞远,朱目汉年遐”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赤毫”、“朱目”等形象,赋予玉兔以神圣与长寿的寓意。接着,“卯地分为正,衡星插斗斜”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兔捣药的环境与时间特性,暗示其活动的规律性与重要性。
“一形钟异质,九转事丹砂”两句,将玉兔捣药的行为与道教炼丹术联系起来,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杵臼劳何极,升恒望匪奢”则表达了捣药过程的艰辛与对永恒生命的渴望。
“方从王母授,药自羿妻赊”两句,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人物,增加了诗歌的神话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玉兔捣药的神圣性和传承性。
“仙桂炊神鼎,银河灌枣瓜”描绘了玉兔捣药时的奇异景象,仙桂、神鼎、银河、枣瓜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视明周玉宇,步捷胜金蟆”通过对比,强调了玉兔的智慧与行动的敏捷,进一步凸显其非凡之处。
“口出王充著,毛飞伯翳誇”两句,以“王充”、“伯翳”等古代人物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著”、“誇”等词,展现了玉兔的智慧与力量。
“隐形环自转,顾腹孕频加”描绘了玉兔的神秘与生命力,其隐形能力与不断繁殖的特性,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力。
“非坐常趺结,无争远角牙”通过对比,表现了玉兔的自由与和谐,其不争不夺的态度,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
“爰爰长自得,趯趯更何嗟”表达了玉兔自在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对当前状态的肯定与珍惜。
“巢月乃名窟,行空不受罝”通过“巢月”、“名窟”等形象,强调了玉兔生活空间的独特与不受外界干扰的特点。
“三秋含颖细,七宝合丸嘉”描绘了玉兔捣药成果的精致与珍贵,同时也预示着收获与成就。
“东郭远卢足,名园赋雪华”通过“东郭”、“名园”等意象,进一步扩展了玉兔生活的广阔天地,以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弦张谁得射,魄晦尔无瑕”通过“弦张”、“魄晦”等形象,表达了对玉兔捣药技艺的赞美与对完美状态的追求。
“倘作人间笔,真开五色花”最后两句,以“人间笔”比喻玉兔捣药的技艺,将其视为开启美好世界的钥匙,预示着其深远的影响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捣药玉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