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当我离开竟陵的时候,那里的稻谷绿得像碧玉的丝线。
秋风吹过齐安,稻田像插满了旗帜般壮观。
时光匆匆流逝,旅途漫长而曲折。
放下担子的未来仍不明朗,我永远怀着未能实现山中归期的遗憾。

注释

竟陵:地名,位于今湖北。
楚稻:楚地的稻谷。
碧丝:翠绿色的稻穗比喻。
齐安:古代地名,今湖北黄冈一带。
植旗:形容稻穗密集如旗帜。
流年:光阴流逝。
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客路:旅途。
逶迤:蜿蜒曲折。
弛担:放下担子,指结束劳作。
永负:永远怀着。
山中期:山中的期望或归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别离时的情景。"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表达了秋天稻谷成熟的景象,其中“楚稻”指的是南方的水稻,而“碧丝”则形容其色泽鲜明,如同碧绿色的丝线。"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稻穗,如同立在田野中的一面面旗帜。

接下来的两句"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承诺或目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某种期待的持久承载。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旅途中的感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旅途艰辛以及未达成愿望的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发金陵折柳亭

津亭折得绿杨枝,更看春风向手吹。

建业城边春已老,连天荒草燕双飞。

形式: 七言绝句

发崔桥

野麦平芜陇,官榆卧古津。

眠鸥沙上晓,幽草水边春。

暖叶生浮绿,风漪起细鳞。

青新桑媪筥,茜净浣娘裙。

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

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

形式: 排律

古意效东野二首(其二)

扇不风自凉,身不兰自香。

深居不出门,幽独更清扬。

为鹊栖君树,为燕巢君堂。

不食亦可饱,况乃餐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意效东野二首(其一)

与君虽异坊,秋凉各平分。

已遣月入牖,更教风扫门。

照君幌中寝,拂君堂上尘。

绸缪似衣带,终日绕君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