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学的作品,名为《谢刘本玉先生惠簟》。诗中通过对南朝笛竹织成的琉璃黄色文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孤独与寒冷的心境。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这两句通过对南朝美好笛声和竹材的描绘,以及将这些材料织成珍贵的琉璃黄色文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心中的寒意。旧物虽珍贵,但已失去往日的温暖,如同冰冷的铁一般;而诗人自己,也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寒冷,宛若初冬的霜冻。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隐居于山中书房的情形。六月时节,山中的书房内外热气蒸腾,但诗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梦想,而外界的人们则迷失在三湘(湖南一带)的宁静之中。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意。他希望能够根据时机和情境去展现或收藏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写诗来回馈刘本玉先生的恩惠,这份恩惠可能是指刘先生赠送的这件文簟。
整首诗通过对旧物的怀念、个人孤独与寒冷的情绪,以及夏日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
不详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天巧何年路,千峰乱入云。
瀑飞双涧合,崖断一桥分。
树色春犹冻,猿声夜或闻。
灵踪如可见,煮茗共炉熏。
天柱峰高万壑分,故留九锁限尘棼。
泉飞窗牖长为雨,日上冈峦半是云。
洞擘阴崖通远岫,石生暗晕作奇纹。
圣朝每为民祈福,绝笈求仙汉代君。
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锁天分出,洞彻三茅地透东。
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香风。
茫茫世上寻云汉,何必仙宫胜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