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道原咏史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刘道原咏史》。苏轼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这两句引用儒家圣人孔子的忧虑与老子、庄子的哲学,指出尽管他们各有思想,但最终都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显示了诗人对历史无常和个人力量有限的感慨。

"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这里提及吴国的客人随意述说英雄事迹,以及春秋时期的桓侯(桓公)对越人的狡诈手段的嘲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

"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怀,表明即便是有高洁的品格和不朽的声誉,也终究要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而苏轼提倡的"日饮"(每日饮酒),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享受简单生活快乐的态度。

"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最后两句描绘出诗人独自翻阅古籍,对历史兴亡进行感慨,同时外面是连绵不断的大雨,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深邃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评,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苏轼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嚇,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形式: 古风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一)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

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

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