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其五)

牧牛上阳坡,角挂上下经。

吴童歌且谣,旨趣皆混成。

东西两山间,饱见日月更。

归来松阴凉,夕阳满前庭。

黄叶从风翻,萧飒草际鸣。

再拜谢天公,赋此小人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放牛人在阳坡上,角上挂着经书。
吴地的孩童边歌边谣,意蕴深浅交融。
在东西两山之间,常看日月交替。
回到松树下的阴凉处,夕阳洒满庭院。
秋风吹过,黄叶翻飞,草丛中响起瑟瑟声。
我再次礼拜感谢天公,写下这首表达卑微情感的小诗。

注释

牧牛:放牛。
上阳坡:阳坡上。
角挂:角上挂着。
上下经:经书。
吴童:吴地的孩子。
歌且谣:边歌边谣。
旨趣:意蕴。
混成:交融。
东西两山:东西两侧的山。
饱见:常看。
日月更:日月交替。
松阴凉:松树下的阴凉。
夕阳满:夕阳洒满。
前庭:庭院。
黄叶:秋叶。
从风翻:随风翻飞。
萧飒:瑟瑟。
草际鸣:草丛中响起。
再拜:再次礼拜。
谢天公:感谢天公。
赋此:写下。
小人情:卑微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在阳坡放牧的画面,牛角上挂着经书,显示出他的文化素养。吴地的儿童一边唱歌谣,内容深浅交融,展现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述东西山间的日月交替,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感慨。归家后,松树下的阴凉和满庭的夕阳映照,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风吹黄叶,草丛中传来萧瑟之声,诗人借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以诗作谢天公,流露出小人物的朴素情感。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田园诗意和生活哲理的宋诗。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丰道中(其三)

此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

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火惊。

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丰道中(其二)

此亦勤农者,畬田半入云。

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

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

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昭君行

君不见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

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

丙殿春闲斗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

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

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

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

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

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

野狐落中高台倾,宫人斜边曲池平。

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

形式: 古风

送故

履霜著馀悲,送故或古风。

幸会草木长,土脉验隐隆。

共惟青鸟仙,倘亦知吾穷。

落日起秀色,军峰在云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