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不见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
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
丙殿春闲斗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
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
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
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
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
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
野狐落中高台倾,宫人斜边曲池平。
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
这首诗描绘了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场景,以昭君的悲剧命运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再现了宫廷的宏大场面和昭君出塞的决定,接着通过“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表达了后人对昭君才华被埋没和不幸遭遇的惋惜。
诗人以“丙殿春闲斗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暗示昭君离宫的凄凉,用“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形象地描绘了她被迫远嫁的悲惨。接下来,“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批评了宫廷画家的失职,也揭示了昭君内心的无奈与哀怨。
“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表达了昭君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绝望,而“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则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最后,“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预示着宫廷的衰败,以及昭君身后历史的无情。
全诗以“野狐落中高台倾,宫人斜边曲池平”描绘了昔日繁华宫殿的荒凉,以“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收束,强调了昭君墓的永恒与青春,象征着她的悲剧命运超越了时间的流转,成为永恒的哀歌。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同情。
不详
履霜著馀悲,送故或古风。
幸会草木长,土脉验隐隆。
共惟青鸟仙,倘亦知吾穷。
落日起秀色,军峰在云中。
有炜遵彤管,无嫌各紫枢。
清心能敏悟,雅性谢骄舒。
奉诰期鸾彩,传经嘱凤雏。
妙年仙格迅,琬琰不胜书。
一水来不极,两山青欲连。
夜雨瀑初涨,晓云路难缘。
此宁有人迹,四顾风竹喧。
渡桥复何归,倚崖桃初然。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