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庐陵萧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
“出处恒师古,忧伤每感今。” 开篇即点明了萧先生一生遵循古训,无论在世时还是离世后,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与怀念。这句话既是对萧先生人格的赞美,也暗示了他生前的影响力和道德风范。
“展禽将比迹,贾谊本同心。” 这两句引用了展禽(即柳下惠)和贾谊的典故,将萧先生与这两位古代贤士相提并论,表明了他对萧先生高尚品德和深远见识的高度认同。展禽以德行著称,贾谊则以才华横溢、心系苍生而闻名,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强调了萧先生与古代圣贤的相似之处。
“江右仪刑在,天南岁月深。” “江右”指长江以南地区,“天南”则泛指南方遥远之地。这两句描绘了萧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的道德典范和精神影响仍然存在于南方,尤其是江右地区。岁月的流逝并未减弱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有经传令子,身没胜籯金。”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萧先生身后留下的精神财富的赞赏。这里的“经”指的是经典著作或道德准则,“令子”则是对后代的期许。诗人认为,萧先生虽然去世,但他所传授的知识和道德观念,远比金银财宝更为宝贵,能够世代相传,影响子孙后代。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萧先生的缅怀之情,同时也颂扬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感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