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哉观自在,善观诸音声。
而于诸音声,不作音声见。
是见亦寂灭,亦无寂灭者。
由是离众苦,处处得解脱。
分身十方刹,救度于一切。
然于救度中,而无救度想。
如春在百花,不分长短枝。
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
寻声随所念,平等获利益。
是三十二应,十四无畏法。
无量方便门,一一皆成就。
一一成就处,当体皆如幻。
我观如幻相,愿作如幻赞。
若有见闻者,当作如是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观音大士赞》第四首,以赞颂观世音菩萨的广大慈悲和智慧。诗人通过描绘观音菩萨对世间万物的平等观照,强调其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救度,而是如春风普照,如明月映照,自然而然地带来利益。观音的三十二应化身和十四无畏法,以及无数的方便门,都展现出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通。然而,这一切在诗人看来,都是如梦幻泡影,实则空性无我。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人们能理解并接受这种如幻的真理,从而达到内心的解脱和平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对观音菩萨形象的独特理解和崇敬。
不详
随流入流,无所分别。处处圜通,头头漏泄。
云净八纮天宇宽,万顷波心莲一叶。
寂灭现前,如月在天。分身利物,影含百川。
是所谓不然而然,虚而通,静而应。
万国春容,千江月影。
如今何处求普门,一声鹤唳寒松顶。
德山无语归方丈,象骨低头入草庵。
大鹏一举九万里,篱边燕雀空呢喃。
触忤梁王,恓恓渡江。九年冷坐,重重话堕。
一花五叶自芬披,不在春风著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