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其一)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

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誇盐。

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

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他的诗有意避开琐碎,风格像欧阳修般严谨。
连儿子也应对自己的作品感到羞愧,因为他过于夸张。
飞舞的棉絮争着填满沟壑,冻笋形状奇特仿佛要掉下屋檐。
如今何处能躲避这一切,只有那如玉的屏风后,显露出山峰的尖顶。

注释

拂:避开,指不拘泥于细节。
欧阳韵:指欧阳修的诗歌风格。
惭赋缟:对自己作品的过分夸饰感到羞愧。
痴儿:形容行为夸张的人。
飞绵:飘飞的棉絮。
冻笋:冬天的竹笋。
胡避:何处躲避。
玉屏:精致的屏风,比喻高雅的环境。
一峰尖:山峰的尖顶,象征高洁。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王之道所作,题名《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王之道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与自我修养的态度。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 这两句表明作者倾向于在自己的诗作中融入一种更加严谨和精致的意境,甚至超越了唐代诗人欧阳修的风格。

“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誇盐。” 这里作者以自谦之词,称自己为“犬子”、“痴儿”,表现出一种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诗歌创作的不满与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 这两句通过描写雪景,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把握。其中,“飞绵”、“勃窣”等字眼生动地传达出大雪纷飞、堆积成墙的情形。

“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丽景色时的心境与情感,通过询问自己在这茫茫雪地中应该逃往何处,以及那被玉屏和森林环绕的一峰之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心灵得以安顿。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其对于诗歌艺术追求的严肃态度,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追和东坡送春和陈德夫

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追和老杜江上

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攲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其二)

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

翠叶凌霜秀,繁英浥露香。

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

采采东篱下,行歌对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