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欲雪呈朱漕元顺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

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

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

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家在楚尾吴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

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

狐兔成车,笙歌震地,归踏层城月。

持杯且醉,不须北望凄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北风吹着雨,带来寒冷的天气,眼看就要下雪。
遥远的南方荒野,云雾弥漫,仿佛与蓬莱仙境相连。
龙冈冻结,铜柱也被寒气侵袭,碧海结成了厚厚的冰。
我站在高处笑问,哪里才有温暖的阳光?
我的家乡在楚国和吴国交界,回家的日子还未到,面对这样的景象,我不禁惊叹季节的变化。
想起当年戴着貂帽的温暖时光,看着成群的铁骑狩猎。
捕获的狐兔装满了车,音乐和歌声震动大地,我在月光下踏上归途。
暂且举杯畅饮,不必向北方望去,那里的景象太过凄凉。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凄凉:寒冷、悲凉。
弱水:古代神话中的河流,象征艰险遥远。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冻合:冻结。
铜柱:古代边疆的地标。
铁马:披甲的战马。
狐兔成车:形容狩猎丰收。
层城:指城市或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到来的景象,朔风(北方的寒风)带来了雨水和凄凉的天气,似乎要下雪了。万里南荒的云雾弥漫,与传说中的蓬莱相连,这里的“弱水”可能指的是边塞地区的某条河流,它与神话中的仙境蓬莱岛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意境。龙冈和铜柱也被严寒侵袭,碧海(很可能是诗人对远方海域的想象)变得冰冷坚硬。

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站在高处笑着,询问朋友们何处能够感受到炎热的气息。诗人的家乡位于楚地和吴地交界处,但他还没有归期,只能惊叹时光飞逝。这段落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温暖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表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那时候穿着貂皮帽子温暖而舒适,骑在铁制战马上观赏狩猎的情景。狐兔成车、笙歌震地,是对当年繁华盛况的一种描绘,它们构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

最后,诗人提议举杯饮酒,尽情享受醉意,不必去关注遥远北方凄凉的情景。这里强调了“持杯且醉”的放纵自我,以及对当前时光的珍惜。

这首词作风格豪放,充满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中的温暖与激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画堂春.上老母寿

蟠桃一熟九千年。仙家春色无边。

画堂日暖卷非烟。昼永风妍。

看取疏封汤沐,何妨频棹觥船。方瞳绿发对儒仙。

岁岁尊前。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雨中花慢

一叶凌波,十里驭风,烟鬟雾鬓萧萧。

认得兰皋琼佩,水馆冰绡。

秋霁明霞乍吐,曙凉宿霭初消。

恨微颦不语,少进还收,伫立超遥。

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犹自待,青鸾传信,乌鹊成桥。

怅望胎仙琴叠,忍看翡翠兰苕。

梦回人远,红云一片,天际笙箫。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