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新建草屋的喜悦与自得之情。首句“新筑茆堂扁远喧”,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亲手建造草屋的场景,同时通过“扁远喧”三字,巧妙地营造出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接着,“席门犹得枉高轩”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尊敬与感激,也暗示了草屋虽简陋却能吸引高雅之士前来造访的情景。
后两句“谁知君实匡时策,尽在东都五亩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深意。他借由“匡时策”这一词语,暗指自己的治国理政之策,并非仅仅局限于草屋之内的五亩之地,而是心怀天下,希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己之力。这种胸怀大志而又不露锋芒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远的视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心系天下的精神风貌,语言质朴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