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有岐夷德,千年貌亦存。
我怀三刺史,谁是后来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尧同的作品,名为《嘉禾百咏·其七十九徐偃王庙》。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王有岐夷德”,这里的“岐”指的是周文王的封地岐山,而“夷”则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于四方各族的泛称,后来特指东方的民族。王有岐夷德,是在说有一位拥有美好品德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贤君或英雄。"千年貌亦存"表明这份美好的品德即使过了千年,依然存在并被人们所铭记。
“我怀三刺史”,“三刺”通常指的是《春秋左传》中记载的三位刺客——曹刿、专诸和要离。他们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英勇牺牲,成为了忠义的典范。而“我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古代英雄事迹的深切怀念。
“谁是后来孙”,这里的“后来孙”指的是后来的子孙或追随者。诗人在问谁能继承和发扬这些古代英雄的事业,显然这是一个期待和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传统的重视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关切。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沉浸于历史怀旧之情,同时又不失对未来的期许与探究。
不详
不待东风拆,池塘已自春。
试看源上客,犹恐是秦人。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
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田家轻脱屣,聊结净人缘。
影外香灯寂,清风百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