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二)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于诗,我发实种种。

而后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嘷,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深深的感慨,以"秋思公何高"起笔,描绘了秋天的高远与深沉。"堆积自嵱嵷"形象地写出秋意的浓厚,如同山峦叠嶂。接下来,诗人将自己的诗歌生涯与年华老去相结合,感叹"我发实种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人进一步抒发对故人的怀念,"故人多作冢"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哀思,以及对人生的无常之感。夜晚的"阴风夜木嘷"和"窸窣闻鬼悚"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面对这些情绪,"独我忘形骸"表明他超脱于世俗琐事之外,但又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

最后,诗人以"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收尾,描绘出自己在霜月之夜难以入眠的情景,寓言般地表达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秋思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一)

我居西北地,秋无东南风。

木脱不塞望,高台空九重。

音尘安可得,鸿雁鸣霜中。

日看紫苔生,乃见三经穷。

一闻离骚篇,写尽楚客胸。

胸怀如宝匣,夜夜吼生铜。

形式: 古风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形式: 古风

依韵和武平苕霅二水

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霅。

南郭复西城,晓色明于甲。

尘缨庶可濯,白鸟谁来狎。

落日潭上归,鱼歌自相答。

形式: 古风

依韵和表臣见赠

中间会与别,不啻二十年。

向来君之官,我必赠以篇。

今过临淮郡,惠好情联联。

访我车骑都,宴我莺花然。

此当舟航冲,旅泊逾百千。

迓高而抚下,酒壶匮食连。

使予一日为,立可见华颠。

遽行恐劳君,数里不得前。

三月汴水浅,蹇滞无我先。

君乃遗我诗,盛称我为贤。

比之少陵豪,望我何太全。

又令入时用,目堪事高眠。

安能事孔圣,终学美周宣。

勤答以明怀,矢辞敢欺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