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篇

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

贝联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

重楼叠榭出秋空,鳷鹊露寒连桂宫。

瑶井迥临丹阙外,玉绳斜挂琐窗中。

征人远别空闺悄,钟漏萧疏天不晓。

碧纱展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

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

谁怜身老心犹壮,深入长占太白高。

丰城古剑沉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

乃知神物不自藏,紫气依稀见牛斗。

有客离居望所亲,遥知清夜会荀陈。

堤繇未息无由去,不及浮槎河畔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华星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夜不能成眠,对远方亲人和朋友怀有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个人壮志未酬的遗憾。

首句“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描绘了夜晚清凉的风景和天空中繁星点点的景象。接下来的“贝联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夜深人静的感慨。

“重楼叠榭出秋空,鳷鹊露寒连桂宫”中的“重楼叠榭”形容建筑的高大,“秋空”、“露寒”则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凉爽。接着的“瑶井迥临丹阙外,玉绳斜挂琐窗中”描写的是深夜中的宫殿景象。

诗人在“征人远别空闺悄,钟漏萧疏天不晓”中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以及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随后的“碧纱展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则是诗人自己不能成眠,对窗外月光的观察。

“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壮志和对军旅生活的回忆。而在“谁怜身老心犹壮,深入长占太白高”中,则是对自己年华已迈、身体衰弱,但心志依旧坚韧不拔的自我写照。

“丰城古剑沉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中的“丰城古剑”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遗迹,“匣中夜半双龙吼”则是对那些沉睡的勇气和力量的赞美。接着的“乃知神物不自藏,紫气依稀见牛斗”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间神秘事物的感悟。

最后,“有客离居望所亲,遥知清夜会荀陈。堤繇未息无由去,不及浮槎河畔人”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无法离开、守护国家边疆的坚定决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华州祗役往冯翊留别楚正叔

芳菲不得驻,会取馀春还。

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同子骏题和乐亭

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

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

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

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

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

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形式: 古风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

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

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

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

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

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

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

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形式: 古风

同君倚过圣俞

王畿天下枢,薄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兹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擿。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将夕。

呼马涉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