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喜惠上人李鍊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

沈疴结繁虑,卧见书窗曙。

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

整巾起曳策,喜非车马客。

支郎有佳文,新句淩碧云。

霓裳何飘飘,浩志淩紫氛。

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

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

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

心源暂澄寂,世故方糺纷。

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期病痛带来诸多忧虑,我在床榻上看到书窗透出晨光。
三位超凡的贤者,愉快地前来亲近我。
整理好衣巾拿起书卷,欣喜的是他们并非世俗的访客。
支郎有优美的文章,新作高洁如青天上的白云。
霓裳衣饰飘逸非凡,他们的壮志直冲云霄。
还有隐居的士人,与茅君有着深远的联系。
他们各自述说着喜好自然的生活,不愿与官场为伍。
清雅的言谈如同画中的景象,他们的足迹远离尘世纷扰。
心灵暂时归于宁静,世间琐事却纷繁复杂。
最终我将追随师长们的足迹,岩桂的香气弥漫四周。

注释

沈疴:长期疾病。
繁虑:众多忧虑。
书窗曙:清晨的书窗之光。
方外:超凡,世俗之外。
贤人:贤能之人。
曳策:拖着书卷。
车马客:世俗的访客。
支郎:诗人名。
霓裳:华丽的服饰。
浩志:壮志。
沈冥士:隐士。
三茅君:道教中的神仙。
麋鹿性:向往自然的生活。
簪组群:官场群体。
清言:清雅的言辞。
旷迹:远离尘世。
世故:世俗事务。
糺纷:纷乱。
岩桂:桂花。
香氲芬:香气浓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家,看到窗外曦光渐明,心中忧虑稍减。此时,三位贤士惠然来访,与诗人相亲,增添了几分喜悦。诗中的“整巾起曳策”表达了诗人准备接待宾客的热情之举,而“喜非车马客”则强调了这次拜访是出于真诚友情,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

“支郎有佳文,新句淩碧云”一句,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朋友的赞美之词。接下来的“霓裳何飘飘,浩志淩紫氛”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表明了诗人对另一位贤士的尊重与敬仰。他们都拥有独立不羁的个性,不愿意随波逐流于世俗的纷争之中。

“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们追求高洁品格、不愿同流合污的心声。紧接着,“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则透露出他们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心源暂澄寂,世故方糺纷”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暂得宁静,但内心深处仍旧关切着世间的是非。最后,“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则预示着诗人希望恢复健康后,能够继续追随先贤的足迹,享受那份高洁而纯粹的友情与自然之美。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友谊、文学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他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

上巳好风景,仙家足芳菲。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

拘限心杳杳,欢言望依依。

滞兹文墨职,坐与琴觞违。

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

支颐一吟想,恨不双翻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兵部李尚书东亭诗

三接履声退,东亭斯旷然。

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

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

岂烦禽尚游,所贵天理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形式: 古风

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

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