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明媚的春光三月里,牡丹独自享受着春风的恩赐。
走过名胜之地寻找香气四溢的小径,已能看到新花从老株中绽放。
杏园北侧曲水亭西,浓郁的芳香弥漫在深宅大院,如红霞般绚丽。
牡丹的秀美胜过珍珠林,它的根深深扎在青莲之城。
鲜艳的花朵依次盛开,如含烟带露,照亮了青苔。
白发老僧拄杖而起,蝴蝶轻盈地围绕枝头飞舞。
独自坐在南台上欣赏美景,漫步古寺中情感难以自已。
在花丛中弹奏一曲《阳春》,仿佛牡丹的芬芳象征着君子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牡丹盛开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这两句勾勒出初夏时节,阳光明媚,牡丹花独领风骚,成为这一季节的焦点。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诗人在珍贵的地方寻觅着散发着芳香的小路,这些小路或许是以往常走的老路,但现在又见到了新的花朵从旧有的花丛中绽放。

接下来的几句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 描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环境,其中有蜿蜒的小溪、亭阁、杏花园以及浓郁芬芳的庭院,牡丹之美胜过其他所有植物,仿佛它们已经扎根于这片被称为“青莲城”的地方。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这几句诗继续描绘牡丹的盛放,每一朵花都在逐渐开放,它们被细薄的晨雾所沐浴,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而禅僧手持拐杖缓缓起身,蝴蝶则在轻柔摇曳的枝头上舞动。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诗人独自坐在高台上,与美景共享,而心中对往昔游历的古寺仍怀有深情。在这花的海洋里弹奏着《阳春》曲调,这份芬芳胜过了品德高尚的人君。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盛开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

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夜泊有怀

栖鸟向前林,暝色生寒芜。

孤舟去不息,众感非一途。

川程方浩淼,离思方郁纡。

转枕眼未熟,拥衾泪已濡。

窘然风水上,寝食疲朝晡。

心想洞房夜,知君还向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形式: 古风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韦曲冠盖里,鲜原郁青葱。

公台睦中外,墅舍邻西东。

驺驭出国门,晨曦正曈昽。

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疆畎分古渠,烟霞连灌丛。

长幼序以齿,欢言无不同。

忆昔全盛时,勋劬播休功。

代业扩宇内,光尘蔼墟中。

慨息多永叹,歌诗厚时风。

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