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二)

梅花不复见,况乃扳花人。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

秋风捲落叶,虫豸鸣悲辛。

昏鸦投旧巢,匹侣自相亲。

缺月行复满,归云本无垠。

因题忆花篇,此意难重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再也见不到梅花,更何况摘花的人。
花瓣飘离老树,如女子的脂粉化作尘土。
秋风吹过,落叶纷飞,虫儿哀鸣凄凉。
黄昏乌鸦归巢,同伴间互相依偎。
残月又圆满,归来的云彩无边无际。
因此写下这首怀念花朵的诗,这份情感难以再述说。

注释

梅花:梅花象征高洁。
况乃:何况。
扳花人:摘花者。
花飞:花瓣飘落。
故树:老树。
粉黛:女子的脂粉。
秋风:秋季的风。
落叶:凋零的树叶。
虫豸:小虫。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旧巢:原来的巢穴。
匹侣:同伴。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满:圆满。
归云:归来的云彩。
题:题写。
忆花篇:怀念花朵的诗。
重陈:再次述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对往昔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梅花不复见”,直接点出梅花已不再可见,暗示了岁月流转与物是人非。接下来,“况乃扳花人”中的“扳花人”暗指诗人自己,他曾在此地观赏梅花,如今却物在人非,不禁令人伤感。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描绘了梅花凋零飘落的场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而“粉黛化为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借落叶、虫鸣和昏鸦投巢,渲染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寓言人生的离散与归宿。

“缺月行复满,归云本无垠”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因题忆花篇,此意难重陈”收束,表达了对梅花以及那段记忆的深深怀念,但又明白无法再重述当时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一)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北苑十咏(其九)凤池

灵禽不世下,刻像成羽翼。

但类醴泉饮,岂复高梧息。

似有飞鸣心,六合定何适。

形式: 古风

北苑十咏(其一)出东门向北苑路

晓行东城隅,光华著诸物。

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

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

形式: 古风

北苑十咏(其二)北苑

苍山走千里,斗落分两臂。

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

入门脱世氛,官曹真傲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