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

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

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开的《闺情》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首句“高树夜凉起”,以高树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凉意,暗示了主人公独处小楼的孤寂。接着,“小楼秋思长”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因季节转换而引发的绵长愁绪。

“含情问鹦鹉”一句,通过女子与鹦鹉的互动,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对情感交流的渴望。鹦鹉虽能学舌,却无法真正理解她的感情。随后,“伏枕梦鸳鸯”则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希望能如鸳鸯般双宿双飞。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响和被子的余温,描绘出女子在寂静夜晚的感知,暗示了她对温暖和陪伴的怀念。最后,“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以秋草自比,形象地写出女子的柔弱无助,以及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秋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孤独、期待和无奈,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1)

刘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方来,散文家。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 号:孟涂
  • 籍贯:清代桐城
  • 生卒年:1784—1824

相关古诗词

寄家书偶怀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

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月夜过太白楼

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

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

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琵琶亭

白傅风流迹尚存,萧条亭外又黄昏。

人间多少英雄眼,不把青衫拭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即事

落叶萧萧下古丘,人家遥隔楚江流。

云无定影朝穿牖,树有残声夜语秋。

半载心情愁北渚,一城风雨对西楼。

蓬莱仙阙分明是,辛苦刘伶作醉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