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子规魂,啼到家山第几村。
天各一方分弟妹,地无半亩与儿孙。
薄游滋味如尝酒,垂老光阴合闭门。
只是我今愁独寐,干章风雨树黄昏。
不详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公生历劫丁龙汉,白晰而文手搏战。
少负殊力抱大志,酒酣常读张岳传。
天雄备军杀贼多,大砺遮住燕山河。
旋镇郧襄期尽贼,拘阂其奈中枢何。
君不见车箱峡溃谷城火,前后庸臣受贼侮。
系之以舌不以手,亦不主剿专主抚。
胡然下诏徵勤王,移督用违其所长。
我朝龙兴膺帝箓,仁义之师来堂堂。
以众克寡小逆大,遂获死所于贾庄。
麻衣血裹镞一斗,地掘故剑青燐光。
鸣呼丽牲之碑孙述祖,国论回遹臣心苦。
榜掠对簿词不易,验视经句肉已腐。
食庙应配唐睢阳,问年恰符宋忠武。
秦相斯为玉筋篆,史籀省文苍颉变。
历东西汉迄于隋,绝笔空无一人半。
师承乃有唐阳冰,隔一千年与相见。
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
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
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
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
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
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
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