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远公即昌禅师,爱好清净之地,对于心灵有着净化作用的环境特别钟爱,并且开启了一个禅关给予作者。这不仅是一种空间的转换,更是心境的提升。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在松树和石头之下,感受到了像清凉山一般的冷寂,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单纯净的景致。而花朵的颜色不被世俗所染,水流与心灵同样安闲,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这句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禅宗的思想,一坐之间度过的小劫,即短暂的人生岁月,而在这过程中,诗人观察着虚空和天地之间的事情,这里所指的可能是宇宙万物、自然规律或生命本质等深奥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禅宗思想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厓。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