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涌泉堂》由元代诗人阎询所作,描绘了一处幽静雅致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何处堪澄俗虑醒”,开篇即以设问引出主题,点明了此处环境的清幽,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让人忘却世俗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百花深邃有危亭”一句,描绘了一座高耸的亭阁隐于繁花深处,既增添了景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此处的隐逸之气。
“三春塞下烟岚国,六曲江南水墨屏”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北方的辽阔与南方的秀美巧妙结合。前者“三春塞下烟岚国”描绘了边塞春天的烟雾缭绕、山岚起伏,展现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景象;后者“六曲江南水墨屏”则以江南的柔美和细腻,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地域的差异,更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自然风貌的深刻感悟。
“列岫拥回乔木岸,寒泉飞过白云扃”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环绕、树木葱郁的景象,以及泉水从白云间穿过的灵动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山、水、云、木的组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仙壶不惜潺湲景,留与元侯缓带听”两句,以仙壶比喻美好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借“元侯缓带听”这一典故,暗示了在此享受自然之美的不仅是诗人个人,而是所有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人们。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分享精神,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综上所述,《涌泉堂》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