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韦骧的《题倪文昌玉湖书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齐斋(即倪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馀廿载”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齐斋离世二十年的追思。接着,“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则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强调时间流逝,万物皆变,只有山川依旧。
“吴兴胜概誇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中,诗人以景致言怀,用吴兴(今浙江湖州)的美丽风光来表达对齐斋的赞赏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齐斋共同的记忆。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通过天光、水景以及山石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紧接着,“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继续这种意境,用清澈的湖水和一块石头的出现来比喻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动荡。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表明齐斋不仅拥有高超的文学才华,还能够将自然美景融入诗歌之中。下面的“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则描绘了渔人在溪流间来回穿梭的景象,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切和怀念。
诗中,“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用“欸乃”的声音与清澈的水色,以及回首时对沙洲上的鸟儿感到羡慕的情感,来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朋友生活状态的无限留恋。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则是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怀旧之情。紧接着,“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通过对杨柳春风的描写,再次表达了对朋友当年的记忆。
最后,“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时光和旧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与历史间差异的感慨。全诗以“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作为结束,营造出一幅宁静、淡远而又带有无限哀愁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