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薛玄卿琼林台

上清山灵都,凡山无与俦。

况兹琼林台,云气接神州。

岳祇扶地轴,鬼神动天球。

珠树粲瑶墄,玉衡悬清秋。

层冰积高寒,梯构靡其由。

外史洞玄化,于焉采真游。

珊珊紫霞佩,皎皎明月钩。

手携千岁藤,足弄万里流。

仰观玄圃运,俯视八极周。

缅彼大瀛海,变灭多浮沤。

悠然发舒啸,永矣此夷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杜本的《题薛玄卿琼林台》描绘了琼林台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上清山灵都,凡山无与俦”,开篇即以“上清山”与“灵都”相称,赋予琼林台所在之地以神圣之感,将其与其他山峦区分开来,暗示此处非同寻常。

“况兹琼林台,云气接神州”,进一步强调琼林台的地理位置独特,云气缭绕,仿佛与天际相连,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岳祇扶地轴,鬼神动天球”,通过“岳祇”(山岳)与“地轴”的关系,以及“鬼神”对“天球”的影响,形象地描绘出琼林台周围环境的神秘与壮阔。

“珠树粲瑶墄,玉衡悬清秋”,“珠树”与“瑶墄”(瑶池)的璀璨,以及“玉衡”(北斗星)在清秋夜空中的悬挂,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深邃的意境。

“层冰积高寒,梯构靡其由”,描述琼林台的环境特征——高寒与层层冰积,以及通往其间的艰难路径,增加了琼林台的神秘色彩。

“外史洞玄化,于焉采真游”,引用“外史”(古代传说中的隐士)的故事,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此处进行心灵修行的意愿。

“珊珊紫霞佩,皎皎明月钩”,通过“紫霞佩”与“明月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琼林台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手携千岁藤,足弄万里流”,诗人亲自体验,手握千年藤蔓,脚踏万水千流,直接参与并感受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永恒。

“仰观玄圃运,俯视八极周”,诗人抬头望向玄圃(传说中的仙境),俯瞰整个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视野与胸怀。

“缅彼大瀛海,变灭多浮沤”,诗人回望广阔的海洋,感叹其中变化万千,如同泡沫般短暂而虚幻,以此反衬出琼林台的永恒与真实。

“悠然发舒啸,永矣此夷犹”,最后,诗人悠然自得地发出舒畅的长啸,表达了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超凡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7)

杜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 字:伯原
  • 号:清碧
  • 籍贯:元清江
  • 生卒年:1276—1350

相关古诗词

武当山张真人奉诏祷雨有应

祈禳致风雨,传说自古先。

京师大旱连二年,地蒸热气如云烟。

林林嘉木尽槁死,毋论黍稷生秋田。

武当真人张洞渊,为道有心如铁坚。

粗衣恶食夜不眠,两眼奕奕光射天。

天子有敕丞相宣,诏君祷雨纾忧煎。

君坐默不语,奏达虚皇前。

将吏驱蛟龙,雷电相后先。

童童雨脚昼夜悬,平地涌水如通川。

稚禾出土芃芃然,小草大木争芳妍。

都人士女喜欲颠,谓君直是真神仙。

我今为作喜雨篇,勒诸厓石千年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其一)鍊丹井

凿石通泉脉,铸鼎鍊丹砂。

丹成骑鹤去,满地生云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其二)逍遥岩

鹏抟九万里,篱鴳飞咫尺。

所以达观人,亦各适其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其三)玉帘泉

灿烂金为屋,玲珑玉作帘。

飞泉来百道,定有老龙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