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

起见西楼月,依依向浦斜。

动摇生浅浪,明灭照寒沙。

水渚犹疑雪,梅林不辨花。

送君无可赠,持此代瑶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从西楼升起的月亮,缓缓地照向河湾。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轻轻波浪,月光忽明忽暗,照亮寒冷的沙滩。
水中的小洲仿佛覆盖着白雪,梅花树林难以分辨花朵。
我没有什么好赠送的,就以这月色代替珍贵的美玉吧。

注释

起见:开始时。
西楼:西边的楼阁。
月:月亮。
依依:缓缓移动的样子。
浦:河边。
动摇:摇曳。
浅浪:轻微的波浪。
明灭:忽明忽暗。
寒沙:寒冷的沙滩。
水渚:水中的小洲。
犹疑:像……一样难以分辨。
雪:比喻白茫茫的景象。
梅林:梅花树林。
送君:送给即将离去的朋友。
无可赠:没有什么可以赠送的。
持此:拿这个。
瑶华:美玉,这里指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送别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西楼斜挂的明月、浦边动摇的浅浪、寒沙上的光影变化,以及水渚中的雪和梅林间的花,营造出一片朦胧迷离的意境。

"起见西楼月,依依向浦斜" 开篇便以西楼下的明月引入情境,月光倾泻,如同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动摇生浅浪,明灭照寒沙" 把握了水波荡漾和月光在沙滩上的反射,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内心的情感起伏。

"水渚犹疑雪,梅林不辨花" 水中倒影与雪色相混,不辨真伪;梅花在月光下亦难以分辨,这些都是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无法割舍的写照。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 "送君无可赋,持此代瑶华" 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去时,无从赠送,只能以这月光作为赠言的心意。这也隐含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如同珍贵的瑶华一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谊,以及在送别时难以言表的心绪。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兴中寻白雪,梦里过沧溟。

夜月松江戍,秋风竹坞亭。

不知行远近,芳草日青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骎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新昌里言怀

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

虽看北堂草,不忘旧山薇。

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

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

逍遥心地得关关,偶被功名涴我闲。

有寿亦将归象外,无诗兼不恋人间。

何穷默识轻洪范,未丧斯文胜大还。

筐箧静开难似此,蕊珠春色海中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