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初春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莎,音suō。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
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
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
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鉴赏

这首《踏莎行·初春》是清代女词人徐灿所作,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芳草才芽,梨花未雨"两句,细腻地勾勒出春草刚刚萌发,梨花含苞待放的画面,清新而富有生机。"春魂已作天涯絮"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如飘零的柳絮般无着落。

"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通过描绘窗帘随风摇曳和樱桃树上鸟儿筑巢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词人对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故国茫茫,扁舟何许"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迷茫和寻找,扁舟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夕阳一片江流去"以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景象,寓言人生的流逝和归乡无望。最后两句"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词人借碧云和月痕,表达了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往事的追忆,不愿触碰那深藏心底的伤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展现了清初女性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00)

徐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字:湘苹
  • 号:深明
  •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 生卒年:约1618-1698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饯春

萍叶将圆,桐华飞了。雕梁不见乌衣到。

想应春在五侯家,东风怕拂寒闺草。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帘前莫问花多少。

试将杯酒饯春愁,从今别向修蛾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

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半榻茶烟,一丝香炷。春光有尽愁无数。

杜鹃啼断夕阳技,月明又到花深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浣溪沙.春闺

金斗香生绕画帘。细风时拂两眉尖。

绣床针线几曾添。

数点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纤纤。

不须春病也恹恹。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南唐浣溪沙.十四夜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

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

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