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半榻茶烟,一丝香炷。春光有尽愁无数。

杜鹃啼断夕阳技,月明又到花深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词人徐灿所作,描绘了离别之情与无尽的愁绪。开篇“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以水声低沉和离亭的寂静,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仿佛连水都带着离人的哀伤。接着,“今春曾向江南去”回忆春天的江南之行,反衬此时的孤独和思念。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运用拟人手法,柳絮象征着飘忽不定的离愁,而无论是弄雪还是骄雨,都加重了词人心中的愁苦。接下来,“半榻茶烟,一丝香炷”,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袅袅升起的茶烟和香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无尽的思绪。

“春光有尽愁无数”直接点明主题,春光虽美,但终有尽头,而词人的愁绪却如江河般绵延不绝。最后两句“杜鹃啼断夕阳枝,月明又到花深处”,以杜鹃的悲鸣和月夜花丛的景象,将词人的愁绪推向极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景交融,情感深沉,展现了徐灿独特的词风。

收录诗词(100)

徐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字:湘苹
  • 号:深明
  •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 生卒年:约1618-1698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春闺

金斗香生绕画帘。细风时拂两眉尖。

绣床针线几曾添。

数点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纤纤。

不须春病也恹恹。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南唐浣溪沙.十四夜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

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

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南唐浣溪沙.十五夜

暖浅寒轻夜气和。踏春红袂试纤罗。

月似美人慵欲睡,晕横波。

懒逐香尘看火树,自笺新调当笙歌。

半侧流霞三两爵,不须多。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南唐浣溪沙.十六夜

玉乱香忙午夜天。氍毹红暖正初筵。

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

绛蜡消风欢未足,踏灯须又待明年。

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