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题赠二首(其二)

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

枕前闻雁去,楼上送春归。

半月縆双脸,凝腰素一围。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有恨簪花懒,无聊斗草稀。

雕笼长惨淡,兰畹谩芳菲。

镜敛青蛾黛,灯挑皓腕肌。

避人匀迸泪,拖袖倚残晖。

有貌虽桃李,单栖足是非。

云軿载驭去,寒夜看裁衣。

形式: 排律

翻译

绿树中莺儿鸣叫,江面平滑燕子飞翔。
床前听到大雁远去,楼头目送春天归乡。
半弯月映照着她双颊,纤腰如素带般细长。
西墙满是青苔,南浦边梦境缠绵。
心中有恨插花也懒,无聊时斗草游戏稀疏。
华丽鸟笼空荡,兰花盛开却无人欣赏。
镜子收起她的黛眉,灯光照亮她洁白的手腕。
避开人群悄悄流泪,拖着衣袖倚靠余晖。
容貌虽如桃花李花般美丽,但独居难免是非。
乘坐云车离去,寒冷夜晚只能独自缝制衣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情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内心的孤独感慨。首句“绿树莺莺语”以鸟鸣声代替了春日的喧嚣,点出了季节之美;“平江燕燕飞”则描绘出燕子在平静江面上自由飞翔的情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下来的“枕前闻雁去,楼上送春归”,诗人通过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迁徙的雁鸣声和春光的逝去,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惆怅。紧接着,“半月縆双脸,凝腰素一围”则转向人物描写,通过对女性美貌的描述,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中的“苔”字生动地形容了青苔覆盖的墙壁,而“南浦梦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迷离。以下两句,“有恨簪花懒, 无聊斗草稀”,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无奈。

“雕笼长惨淡,兰畹谩芳菲”继续对女性的形象进行描绘,通过对其饰物和香气的细节描述,增强了画面感。“镜敛青蛾黛,灯挑皓腕肌”则是对女性妆容和温柔光线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避人匀迸泪,拖袖倚残晖”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独自躲藏起来,为过去的情感落泪,同时又不愿与美好时光告别。最后,“有貌虽桃李,单栖足是非”,通过对比,将诗人的孤寂生活形象化为一枝独自盛开的花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情感的淡然。

全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个在春日里感受着美好与孤寂交织的人物形象。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东兵长句十韵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

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落雕都尉万人敌,黑槊将军一鸟轻。

渐见长围云欲合,可怜穷垒带犹萦。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代人作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

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

绿鬟羞妥么,红颊思天偎。

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

戌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笑筵凝贝启,眠箔晓珠开。

腊破征车动,袍襟对泪裁。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华清宫三十韵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

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

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

钩陈裹岩谷,文陛压青苍。

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

神仙高缥缈,环佩碎丁当。

泉暖涵窗镜,云娇惹粉囊。

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

帖泰生灵寿,欢娱岁序长。

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

黥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

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蜀峰横惨澹,秦树远微茫。

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

望贤馀故老,花萼旧池塘。

往事人谁问,幽襟泪独伤。

碧檐斜送日,殷叶半凋霜。

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

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扬州三首(其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