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梅花落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翻译

梅岭的梅花初放,而天山还未见雪花飘落。
雪覆盖的地方仿佛花儿盛开,花儿旁边又似被雪环绕。
梅花随风飞进舞者的衣袖,也点缀在妇女的妆台之上。
遥远的匈奴之地有数万里之遥,春天到来时他们也许都不知道。

注释

梅岭:指江西的梅岭,以梅花著称。
花初发:花朵刚刚开放。
天山:位于中国西北部,冬季多雪。
雪未开:意指未下雪。
雪处疑花满:看到雪地,误以为是花儿遍地。
花边似雪回:花瓣边缘像雪一样洁白,与雪相映成趣。
舞袖:舞者的衣袖,象征着舞蹈。
妆台: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
匈奴: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几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春至不知来:春天到来时,匈奴之地可能还未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美丽画面。开篇两句“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既点明了季节,又勾勒出了南北气候迥异的景象。接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则巧妙地使用对比手法,使读者无法分辨梅花与雪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中带雪的奇妙境界。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拂下,梅花瓣随风起舞,轻盈飘逸,如同女子在妆台前涂脂抹粉,既增添了一份柔美的情趣,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则是一种诗人对边疆未知春意的遐想。匈奴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所处之地远离中原,不知春天的消息,更强化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独特,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丰富的情怀。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横吹曲辞.紫骝马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山庄休沐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

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

玉轸临风奏,琼浆映月携。

田家自有乐,谁肯谢青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山林休日田家

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