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题扬州竹西亭

往岁出芜城,飘然一客星。

又从江北路,重到竹西亭。

楚岸宽围碧,吴山远借青。

圣时还旧观,歌吹月中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过去我离开芜城,像一颗孤零零的流星。
再次踏上江北的道路,重游竹西亭边。
楚江两岸翠绿广阔,吴地远山借来一抹青色。
在圣明的时代,我回到旧日的景象,月下听歌赏乐。

注释

往岁:过去。
芜城: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飘然:轻盈的样子,形容孤独。
客星:比喻离家在外的人。
江北路:长江以北的道路。
竹西亭:历史名亭,位于扬州。
楚岸:指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
宽围碧:宽阔的绿色江岸。
吴山:泛指江南的山。
远借青:远处的山色映衬。
圣时:圣明的时代。
旧观:旧有的景象或景观。
歌吹:歌声和乐声。
月:指夜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南归题扬州竹西亭》,通过对往昔在芜城的经历和再次游历竹西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地重游的感慨与对盛世景象的赞赏。首句“往岁出芜城,飘然一客星”回忆了过去离开芜城时的孤寂身影,将自己比作天边的孤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接下来,“又从江北路,重到竹西亭”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途径竹西亭的欣喜与感慨。

“楚岸宽围碧,吴山远借青”两句,通过描绘楚江两岸的广阔碧绿和远方吴地青山的青翠,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眷恋。最后,“圣时还旧观,歌吹月中听”表达了在太平盛世,诗人得以回到旧地,听到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这是对国家安定、人民安乐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变迁,又融入了对时代背景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南雄郡守致怪石四株

只道无南雁,书今数往还。

一窗江表地,数朵广东山。

奇甚君风骨,苍然我面颜。

归时要船重,更为斸岩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复热

墨云行雨并成空,突兀彤云在眼中。

瓜李不禁如许热,蒲葵能得几多风。

通宵看月坐还卧,竟日追凉西复东。

回首本无寒暑地,听渠亭午汗珠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宫祠满秩

云水天台郡,祠庭我所监。

几年真傲吏,今日是前衔。

禄米谁周急,园蔬不疗馋。

上书端未免,定不达空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将适台州

风林何许著惊禽,惟有台州旧所临。

避地妻孥虽在眼,藏山文字却关心。

维扬大将金城固,建业名臣天椠深。

说与单于归去好,长淮边是杀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