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三首(其一)

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

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

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

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

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

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

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

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林景惠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以璀璨的星辰比喻当前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感慨。接着,“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中,“某也”自指,表明诗人自己也经历了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践行儒家的仁爱之道。

“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两句,诗人自谦为“清浪儿”,感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之间差距的无奈。

“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有志于进步,但前行之路却充满坎坷与阻碍,暗含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

“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公正评价与认可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最后,“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表明诗人打算归隐田园,远离尘嚣,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以歌声比作心灵的释放,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艺术来慰藉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5)

洪希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号:去华山人
  • 籍贯:莆田

相关古诗词

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三首(其二)

朝游夹漈山,漈水何涟漪。

暮登石门山,山石亦差差。

水石太古色,山人去何之。

君今游此山,为予访颓基。

多谢吹藜翁,七略今有归。

矧兹十室邑,文献犹庶几。

君子乐育才,薪槱理不遗。

白袍久延伫,雪立风披披。

喣之以惠风,畅若春阳熙。

前程虽云迈,来者犹可期。

形式: 古风

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三首(其三)

昔我侍吾翁,设教山水乡。

抠衣琴册暇,问礼俎豆行。

在寝皆渊骞,籍湜走以僵。

五年饱藜苋,粗粝甘我肠。

别我事瓦解,改邑从新冈。

蓁荆暗丹雘,岿然鲁灵光。

回首三十年,追忆成荒唐。

独有溪水声,弦诵犹琅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贫甚食草具作

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

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贤哲逝已远,昧昧余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遗。

粱肉世岂乏,饱死黄吻儿。

千金渥洼种,岁晚鸣枯萁。

尚馀耽书癖,不与尘土缁。

此乐岂在外,箪瓢犹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癸酉闰三月十六日仙邑馆所儿子琦入梦怅然不怿后八日自解

人生寿几何,过若飞鸟速。

讵云垂老日,欠汝泪一掬。

弃来将一期,触感常在目。

夜梦或见之,恍若牛舐犊。

回头语钟琰,此子岂不蓄。

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

吾年在桑榆,期汝犹丝竹。

胡为舍我逝,世事如水覆。

嗟哉六如身,悟道讲已熟。

莫将恩爱刀,更刻风中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