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卢可庵教谕鼓歌

崇牙枞枞,贲鼓逢逢。

始作之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

雷震一声草木拆,蠖信其屈龙起蛰。

天地欣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

矇瞍一鼓歌辟雍,始与斯民发童蒙。

大胥再鼓徵学士,复与学者开天聪。

当其俎豆前陈,甫掖山立。缀兆序位,登降终日。

吾故鼓之以相礼,所以作尔之强力。

乃若冠盖孔孟,佩服程朱。鸡鸣而起,亦步亦趋。

吾故鼓之以戒晨,所以觉尔之迷途。

至若理欲昏明,义利白黑。夕惕不谨,日省何益。

吾故鼓之以谨昏,所以使尔非心之必斥。

呜呼,鼓人职废周礼湮,方叔入汉鼓收声。

举世聩聩呼不应,千载孔堂丝竹音。

镗然一鼓惊雷霆,撼动天地众耳醒。

昌黎老死石鼓裂,愧我才薄争奈此鼓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知卢可庵教谕鼓歌》,创作于宋代,由诗人何梦桂所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通过对古代礼乐文化的回忆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修养、社会道德以及个人品性的深刻见解。

首先,诗人以“崇牙枞枞,贲鼓逢逢”开篇,描绘出一幅古代学堂之景。这里的“崇牙”、“贲鼓”象征着古代教育的庄重与严谨,以及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接着,“始作之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一句,通过对古乐器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继承。诗人提及“雷震一声草木拆”,象征着教育之声能唤醒沉睡的心灵,使万物更新。

在“天地欣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中,诗人用“天地欣合”来形容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以此喻示教育的普遍性和启蒙作用。紧接着,“矇瞍一鼓歌辟雍,始与斯民发童蒙”则强调了教育在人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幼小心灵的启迪。

“大胥再鼓徵学士,复与学者开天聪”进一步指出了教育不仅是启蒙,更是对学者的终身召唤和智慧的开启。诗人通过“当其俎豆前陈,甫掖山立”、“缀兆序位,登降终日”,描绘了古代士子们学习与探索知识的勤奋与执着。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吾故鼓之以相礼,所以作尔之强力。乃若冠盖孔孟,佩服程朱”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和道德修养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个人品性的重视。

“鸡鸣而起,亦步亦趋。吾故鼓之以戒晨, 所以觉尔之迷途。”这里通过早晨起床学习的形象,强调了教育对人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提醒作用,以及它在引导人们走出迷茫状态中的重要性。

“至若理欲昏明,义利白黑。夕惕不谨,日省何益。”诗人在这里探讨了事物之间的界限与区别,指出了教育对于分辨是非、明辨真伪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警示。

“吾故鼓之以谨昏, 所以使尔非心之必斥。”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在夜晚休息前的提醒与反思,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净化和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后,“呜呼,鼓人职废周礼湮,方叔入汉鼓收声。举世聩聩呼不应,千载孔堂丝竹音。”诗人感慨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消亡,以及对后世教育传统的怀念。在“镗然一鼓惊雷霆,撼动天地众耳醒”中,则通过激昂的声音唤起了人们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结尾处,“昌黎老死石鼓裂,愧我才薄争奈此鼓文。”诗人以自谦之词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华有限的自知之明,并感叹于无法用文字充分展现这首鼓歌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知卢可庵教谕鼓歌》不仅是一次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回忆,更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社会道德和知识传承的一种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饯何君元赴汾阳儒谕

雪月堂前冷掾厅,况如此邑甚于冰。

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

毡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籴太仓升。

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昨日王德父何昭德回后曝背于庵后大山上甚乐因成数语效大山体亦皆写景聊以寄似

碧旻收云兮,秋气肃清。万籁声沉兮,秋日晶荧。

青山崟崟兮,白石瑛瑛。

麋鹿跂跂兮出高陵,野鸟活活兮两岑对鸣。

黄犍湿湿兮逐羝群,或讹或寝兮于野于坰。

吾忘吾独兮,吾与禽兽兮为邻。

违市朝兮不与世撄,利名不入兮宠辱忘惊。

聊遗吾形兮放吾情,美背曝兮不可以遗君。

时分吾席坐兮,采樵负苓。

吾其徜徉乎此山以终吾生兮,其乐无央。

形式: 古风

诫子

鲁语诲时习,商书称时敏。

一字该二义,学者盍重省。

又日新其德,成汤常自儆。

三月不违仁,颜子独深领。

今日或因循,明日澡即新。

前月或断续,此月复即仁。

圣贤惜分阴,于此犹兢兢。

学者能用力,其名曰竞辰。

人有一大时,一去不复仍。

十五入大学,明德与新民。

二十曰弱冠,既冠责成人。

勤怠只数年,贤愚系终身。

过此为失时,人不再青春。

譬之农力穑,春耕而夏耘。

耕耘苟失时,无复望秋成。

父母上俱存,兄弟下无故。

饱食无用心,白日任虚度。

幼壮老复至,一朝忽反顾。

对人语不了,握笔书辄误。

龙鳞映犬豕,面目可憎恶。

哀哉复哀哉,追悔已迟暮。

及此尚可图,勉旃须早悟。

形式: 古风

贺中斋黄大卿得子

闻说南山孕凤雏,崭然头角见嵚㠌。

月宫仙桂托根异,海岛蟠桃生子迟。

七秩高年堂上父,一生足事膝间儿。

朱颜白发方强壮,要看梧孙长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