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四首(其一)

岷峨山下锦成江,好买玄都翡翠幢。

竹种筼筜千万个,鸟飞鸂?两三双。

铜龙漏下春生水,金马神来雾入窗。

花落天台招小隐,胡麻饭熟石淙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次前韵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岷峨山下的锦江起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岷峨山下锦成江”,开篇即以壮丽的山川和蜿蜒的江流勾勒出一幅雄浑的画面,岷峨山的巍峨与锦江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好买玄都翡翠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翡翠幢的意象更是增添了诗境的奇幻色彩。

“竹种筼筜千万个,鸟飞鸂鶒两三双”,通过竹林与飞鸟的描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竹子的挺拔与小鸟的灵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绿与白交织的画面。

“铜龙漏下春生水,金马神来雾入窗”,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铜龙的滴漏声仿佛是时间的低语,金马的降临则为窗户带来了神秘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氛围。

“花落天台招小隐,胡麻饭熟石淙淙”,最后两句将想象的空间拓展至更深远之处,天台山的花落象征着心灵的归隐,胡麻饭的香气与石上的流水声共同构成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次前韵四首(其二)

切玉龙刀宝气光,祫罗半臂麝脐香。

荔枝囊密嫣嫣紫,卢橘团金颗颗黄。

秦氏故侯更汉主,石家小妇嫁孙郎。

江心谁铸芙蓉镜,照见嫦娥织翠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前韵四首(其三)

钱塘八月水生潮,邛笮千年竹架桥。

簟织龙须天路近,衣裁蝉翼渚宫遥。

府中丞相鱼垂带,阃外将军箭插腰。

无奈黄金閒买赋,云间学得凤凰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前韵四首(其四)

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嗔人书奏三千牍,劝客歌诗十二时。

金谷花枝随雨尽,石城江水逐潮移。

世间若有神仙术,西去瑶池醉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门

万壑奔流一峡开,君王岁岁御龙来。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

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