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羽士

闲披鹤氅紫藤冠,带得林泉骨相寒。

落魄一身风雪冷,飘蓬千里水云宽。

素餐洗砚抄诗句,清夜敲钟上醮坛。

准拟学仙仙遇否,何年炼就九还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悠闲地穿上鹤氅紫藤冠,气质中透出山林的清寒。
困顿落魄,身在风雪中倍感寒冷,像随风飘荡的蓬草,漂泊千里,水面辽阔无边。
每日简单饮食,洗净砚台研磨诗篇,深夜敲钟,踏上祭祀坛台。
我打算学仙,能否遇到仙人?何时才能修炼成九转还丹呢?

注释

闲披:悠闲地披戴。
鹤氅:仙人常穿的长袍。
紫藤冠:用紫藤编成的帽子。
林泉骨相寒:形容气质清冷如山林泉水。
落魄:困顿失意。
飘蓬:比喻四处漂泊的人。
素餐:简朴饮食。
洗砚:清洗砚台准备写字。
醮坛:祭祀或道教仪式中的祭坛。
九还丹:道教修炼中的仙丹,象征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闲适的道士形象,诗人徐集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黄羽士的生活状态。首句“闲披鹤氅紫藤冠”描绘出黄羽士身着道袍,头戴藤冠,显得超凡脱俗,闲适自在。次句“带得林泉骨相寒”暗示他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气质清冷,仿佛自带山林之气。

第三句“落魄一身风雪冷”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孤寂,即使身处风雪之中,也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孤独。第四句“飘蓬千里水云宽”则以飘泊不定的蓬草自比,表达其行踪不定,但心境开阔,不畏艰险。

第五句“素餐洗砚抄诗句”展现了黄羽士的文人情怀,即使生活简朴,仍乐于研墨抄写诗句,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第六句“清夜敲钟上醮坛”则描绘了他在夜晚静谧时分敲钟诵经的场景,体现了他的宗教修行。

最后两句“准拟学仙仙遇否,何年炼就九还丹”表达了诗人对黄羽士能否修成正果的期待,以及对长生不老仙术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黄羽士的隐逸生活和追求,充满了对道家理想的敬仰和向往。

收录诗词(123)

徐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素狎沙鸥水国盟,一生踪迹任飘零。

漫誇霜雪精神别,难洗虾鱼气习腥。

点破青山成晓画,飞来红蓼称秋汀。

江湖出入风波里,比著胎仙欠典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下竺看猿

渴泉饮罢过别枝,株守山林得便宜。

伸手攫拿野僧果,贵游玩弄如儿嬉。

膏粱恣欲甚丘壑,苞苴剩把实囊橐。

本然无物抛乞与,纵有腥膻医无药。

劝汝俦侣只依僧,残斋剩核亦洁澄。

切勿自照具人面,便尔忘却当初洞口呼不应。

形式: 古风

中秋夜雨

两年客帝畿,圆月浸秋辉。

今夜月圆时,风雨打门归。

年年此桂魄,不照今年客。

明月应团团,只被浮云隔。

形式: 古风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必欲渡意如何。

波涛汹涌何足畏,中原未复一身多。

争知平地有风波,人心之险险于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