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渔父图

苕霅春深花满溪,一钩翻动碧琉璃。

蓑衣箬笠尽有意,不到斜风细雨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渔父垂钓图景。诗人以“苕霅春深花满溪”开篇,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融合,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花香四溢的画面,溪水潺潺,春花烂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一钩翻动碧琉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溪水比作碧绿的琉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渔父手中的鱼钩轻轻触碰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蓑衣箬笠尽有意,不到斜风细雨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蓑衣和箬笠是渔父的标志性装备,不仅体现了渔父的身份特征,也蕴含着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尊重。这两句诗通过“有意”二字,赋予了这些日常用品以情感色彩,暗示渔父即使在斜风细雨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与人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江南春色之中。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蓝采和踏踏歌图

踏踏歌中天地开,红颜春树莫相催。

蓝袍转破转奇特,别看仙人舞一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钟吕传道图

钟吕喃喃手指空,应谈玄牝妙无穷。

都来造化只半句,不在丹经文字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吕洞宾卖墨图

链就玄玄一块金,朝磨暮写愈精神。

先生此墨初无价,不识谁为买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沈东老遇吕洞宾图

东老忘怀相遇时,洞宾烂醉以为期。

聊题不涉毫端句,早被石榴皮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