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菜蒥》由明代诗人陈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菜园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对蔬菜的赞美之情。
首句“园菜何青青,春风蔼生意”以“何青青”三字生动地描绘出春风吹过菜园时,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景象。春风仿佛赋予了大地生命,使得菜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蔼”字则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柔与和煦,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氛围。
接着,“茂叶已充庖,灵根复萌肄”两句,诗人将镜头从宏观的景象转向了具体的蔬菜。茂盛的叶子不仅满足了厨房的需求,也象征着自然界的丰饶与慷慨。而“灵根”二字,则赋予了蔬菜以生命力,暗示它们在土壤中深深扎根,汲取养分,不断生长。这里不仅赞美了蔬菜的实用价值,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伟哉君子心,于兹识真味”两句,诗人将视角提升至哲学层面,将蔬菜与君子相提并论,认为蔬菜如同君子一般,拥有高尚的品质和真挚的味道。这里的“真味”既指蔬菜本身的味道,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生活真谛的追求与领悟,即通过简单平凡的事物,可以感知到生活的美好与深意。
最后,“荐之罗绮筵,令人薄珍异”表达了将蔬菜作为美食佳肴,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在宴会上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让宾客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进行了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菜蒥》一诗通过对春天菜园的描绘,以及对蔬菜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