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明妃》由清代诗人许节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故事。诗中以“出塞何须问画师”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王昭君形象与历史地位的思考。诗人认为,王昭君的名声不仅在中华大地广为人知,也跨越了国界,影响到了其他民族和地区,因此无需通过画师来描绘其形象,她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接着,“芳名至竟重华夷”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王昭君名字的深远意义和广泛传播,不仅在中国,也在外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超越地域的影响力,使得王昭君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与民族的象征。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这两句则将目光转向了王昭君的命运。在古代宫廷中,众多女子为了权力与地位而争斗,但王昭君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她被选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最终在长门宫度过余生。这里,诗人通过“粉黛”这一意象,暗指宫廷中的众多嫔妃,与王昭君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独特的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重新解读,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复杂情感和命运的深思。它不仅赞美了王昭君的勇气与牺牲精神,也反思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与命运。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许节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首富有深度和启示性的作品。

收录诗词(2)

许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开城桥

匹马去悠悠,西来暮色秋。

一桥流水渡,两岸夕阳楼。

争食笑鸡鹜,忘机怜鹭鸥。

酒家鲈脍美,小饮且勾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鸡儿滩

鸡儿滩头唤渡船,桐生嫩乳柳铺绵。

一双翠羽轻于燕,掠破波心卵色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菱湖曲

明月桥头鱼细喋,清风巷口燕低飞。

杨花点水化萍叶,绿满菱湖人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丹阳

曲曲弯弯湖水清,舟行迤逦抵孤城。

一支画橹水关去,两岸楼台秋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