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九)即事,四叠前韵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

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

任金耳、天街驰逐。

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

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

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

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

又衣桁、南风吹溽。

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

书与律,且兼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家的热情好客和闲适生活。"鸡黍谁家局"开篇,暗示了温馨的农家宴席。接着,通过"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诗人描绘了春天的丰收景象,尤其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体现出生活的富饶。

"留客南窗闲煮饼",主人殷勤待客,煮饼款待,溪鱼野蔌的简单菜肴更显亲切自然。"任金耳、天街驰逐"暗指世事繁华,但主人无意追逐名利,更愿意享受宁静的生活。"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借古人之趣,表达对艺术和品茗的热爱,以及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乐趣。

上片以写景和叙事为主,下片则转向个人心境的抒发。"倚书为命闲为福",表明诗人以读书为乐,视闲暇为福分。"衫笏要存儒者气",强调保持读书人的儒雅风范。"醋淬头巾一幅",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不拘小节。"衣桁、南风吹溽",写出季节变换,生活随性自在。

结尾处,诗人想象在清淮明镜前,自己衣衫如春水般碧绿,流露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书与律,且兼读",再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生活的平衡。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十)

重认斜阳迹。绕东风、如人意处,倩红曲折。

半露玉钗衫袖影,半隐双鸳小屧。

天生就、扶持花月。

双髻吹笙风露下,拭香尘、汝代红牙拍。

纤纤玉,最亲切。垂杨低扫花如雪。

算年年、销魂成例,沈香亭北。

宛转情肠全似我,一任黏萤坐蝶。

莫孤负、春阴时节。

金粉楼台谁界画,与罗衣、卐字无分别。

携彩伴,并肩立。

形式:

金缕曲.秦秋伊尝云:“眼前景物宜吟宜画者,独帘与阑干耳。”余赋既阑干词,更制《湘帘》一阕,惜秦君不及见矣(其十一)

朝暮留香久。掩重门、湘云窣地,玉垆烟瘦。

细剖君山斑竹子,也抵珍珠织就。

是清簟、围棋时候。

杨柳风来花动影,看斜阳、无语娇波皱。

新月上,见来否。玉钩上下劳纤手。

怕搴帷、云鬟侧挂,珀钗微溜。

双燕归来似相识,软绿蔫红依旧。

任鹦鹉、隔花低咒。

当户明明丁字永,正梳头、莫放春风透。

垂永夕,卷清昼。

形式:

少年游.得王子常同年凤阳书,并示《春感》四阕,即次来韵,并怀逸珊夫人(其一)

枇杷欲熟问园官。来佐酒杯宽。

松下棋奁,柳边锻灶,宜称竹皮冠。

白发同年江海隔,书字报平安。

想见高楼,青娥送酒,半臂不胜寒。

形式:

少年游(其二)

昆明无复汉时功。多难杜陵同。

太史周南,庾郎关内,文字老来工。

南望凤阳歌舞地,寂寞老王通。

绛守园池,朱家陵墓,芳草夕阳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