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有黄花为彦逢弟寿

正色憎桃李,凌霜见嫩黄。

有同高士操,常占晚秋芳。

袅袅金风软,漙漙玉露光。

君恩隆一束,时令应重阳。

幸遇桑蓬庆,欣逢曲米香。

敢因难老祝,采掇奉瑶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菊有黄花为彦逢弟寿》。诗中通过描绘菊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生辰的祝福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正色憎桃李”两句,开篇便以菊花独自傲立,不染尘俗之意,展现出菊花清高脱俗的一面。接着,“有同高士操,常占晚秋芳”表明诗人与菊花共鸣,共同拥有超凡脱俗的品格,并在深秋时分享受着独特的韵味。

“袅袅金风软,漙漙玉露光”描绘了一幅柔和的画面,其中金风指的是秋天温暖而细腻的风,玉露则是清晨或夜晚因温度变化而凝结在菊花上的露珠,这两者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清新的景象。

“君恩隆一束,时令应重阳”此处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敬意,将友人的恩惠比作菊花的繁盛,寓意深长且值得珍视。

“幸遇桑蓬庆,欣逢曲米香”则是说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能够见到朋友,就像遇到了丰收的桑田和芬芳的稻谷一样,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最后,“敢因难老祝,采掇奉瑶觞”诗人表达了愿意为朋友祝福,希望他能健康长寿,即使在困难面前也不改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之情。这里的“瑶觞”是古代贵重的酒杯,比喻珍贵的礼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菊花这一自然景象,传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折射出诗人本身高洁不染尘俗的品格。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一经堂为王亦颜题

我生非我有,天地暂委形。

谛观子若孙,相值如浮萍。

崔昭与李兼,甚矣愚不灵。

积钱遗芸窟,转手还星星。

何如散籯金,人遗以一经。

韦贤不可作,高风看典型。

公家世植德,兰玉滋芳馨。

三鳣偶堕砌,伯鱼初过庭。

明明有圣训,言之尔其听。

退而学诗礼,斋扉昼长扃。

矻矻对月牖,孜孜守风棂。

冬映孙子雪,夜聚车公萤。

有时闻诵诗,流泉韵泠泠。

悬知睟见面,岩电仍双荧。

行当擢贤科,发策惊天廷。

致君此其术,何独取紫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九江解舟顺风追和张文潜

朝来转西风,天巧借吾便。

解维溢江口,去若弦上箭。

水光漾朝曦,过浪掣惊电。

周旋谢神贶,冠坐敢不变。

斯须走四驿,俛仰蓦二县。

谁知久留滞,一旦乃适愿。

吾闻信由中,溪毛可羞荐。

咄哉和氏璞,底事待三献。

亨否自有时,时亨百无谴。

雷声在渊默,若讷故大辨。

千岩与万壑,左右供几砚。

落帆风亦止,璧月熨江练。

形式: 古风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于西湖登千佛阁运干赵渔樵希圣以坡诗七言绝句分韵得陌字

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

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

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

六桥突兀披丹青,千佛森罗眩金碧。

登临肯作怀古愁,志在云台书竹帛。

须臾饮散晚风号,却扫阴霾生桂魄。

形式: 古风

大柿行

君不见郑虔学书晚弥笃,岁收柿叶贮三屋。

兴来寝食两俱忘,但觉毛公老而秃。

又不见梓人造车度群木,木中无火柿所独。

旧言盖轸象乾坤,须信斡旋归一轴。

美哉此果有常德,结实何曾问荒熟。

霜馀万颗缀寒林,下视黄柑类奴仆。

牛心取象庶彷佛,熨斗得名何浼渎。

火乾既许暖关膈,冰冷当知解烦燠。

今年夏秋足时雨,尽道和气钟百谷。

西成仅得十之五,亦见阴阳有盈缩。

就中朱实繁且大,照野煌煌骇人目。

较之常岁远不侔,正似㪷胜难趁斛。

国家运厄困强敌,一纪于兹事弓韣。

空庭喋血在今年,我已不疑何更卜。

禾和鞋谐古云谶,大柿之祥天下福。

请赓继伐献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