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塘水初满,西塘泉又生。
春风两塘侧,多少路人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东塘水初满,西塘泉又生。” 开篇即以“满”和“生”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春水初涨、泉水复苏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东塘与西塘作为具体的地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为后续的描写提供了背景。
“春风两塘侧,多少路人行。” 这一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春风轻拂,两塘之畔,行人络绎不绝,或踏青赏景,或劳作于田间,展现了春天里人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多少路人行”,不仅数量上强调了人之多,更蕴含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人间烟火气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水、春风、行人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春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不详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蒲生亦有笋,菰生亦有米。
可怜芙蓉花,照影秋塘里。
借钱买盐茶,倩人莳早秧。
日望秋田熟,仍防野鸭伤。
棹船淮水上,晒网赤岸南。
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
小艇如凫鹥,湘东柴杉木。
载家复捕鱼,夜夜系江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