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二)

身世飘浮水上蓬,閒中清事有谁同。

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夺化工。

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

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的生活就像水上漂泊的蓬草,闲暇时的清雅之事又有谁能共享。
在窗边梦中,我以野草为灵感,增添诗意;画笔下生出花朵,仿佛与自然之工相争艳。
酒醉后,我有时敲击瓦缶,发出乌乌声,排解忧愁;愁绪难抑时,我在空中写字消遣。
园林寂静,春天究竟在哪里?其实,春天就在那桑麻生长、雨露滋润的地方。

注释

飘浮:比喻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不定。
閒中:指闲暇时光。
吟窗:诗人窗前,指创作的场景。
乌乌:形容敲击瓦缶的声音。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这里表示内心的愁苦。
桑麻:古代常见的农作物,象征田园生活。
雨露:雨水和露水,象征生机和滋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身处动荡时代,如同水上浮萍般飘摇不定的生活状态。他感叹在闲暇时光中,能与他共享清雅之事的人寥寥无几。诗人通过吟诵诗歌、创作,将梦境中的绿草融入诗篇,展现出艺术才华,甚至超越了自然的工巧。在酒后的闲暇时刻,他会敲击瓦缶,发出乌乌声响,排解心中的愁绪;而在愁苦之时,他会在空白处书写,借此抒发内心情感。

诗人进一步感慨园林的寂静,春天似乎远离了繁华都市,却隐藏在田野间的桑麻和雨露之中。这表达了他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深珍视。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和茅亦山秋夜感怀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卢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共沉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茅亦山韵

爱静吟成癖,耽书近欲痴。

事多因错省,节不为贫移。

长物新添画,生涯旧有诗。

穷通系天命,知命复何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茅亦山韵二首(其一)

一生场屋梦,老去付悠悠。

始信功名事,难为智力谋。

有才如孔孟,无命不伊周。

吾道今如此,苍天可问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郑梅深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